站内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工作动态
工作动态| 媒体报道

永业行基于生态文明的绿色国土整治研究 ——以咸宁市为例

来源:原创文章发布时间:2020-09-28浏览次数:2407

基于生态文明的绿色国土整治研究——以咸宁市为例

 

摘要:《中国土地整治发展研究报告(NO.4)》提出树立生态保护和绿色持续发展理念,将农村土地整治与生态文明建设相结合,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咸宁生态国土整治契合了咸宁提出的发展“大健康、大文化、大旅游”等绿色产业战略,立足区域生态环境差异实施土地整治,充分体现了“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的核心理念和价值观,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群众增收,保护了区域生态环境,助推了咸宁绿色崛起。

01背景

2015年4月中央颁发的《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把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作为重点,凸显了建立长效机制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基础地位。《中国土地整治发展研究报告(NO.4)》表明:生态文明理念在土地整治领域已经落地生根,生态国土建设推动土地整治迈入绿色发展新时代。树立生态保护和绿色持续发展理念,将农村土地整治与生态文明建设相结合,创造各地自身特色的农村土地整治方式和技术,是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条新路径。

本文通过分析研究咸宁市土地整治发展模式,总结绿色土地整治模式,将“土地整治+生态治理”模式融入生态、人文景观保护等理念,运用生态型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加强农田生态景观和农村乡土风貌建设,充分发掘自然资源的生态价值,实现了农业景观、美丽乡村、生态保护和历史文化传承的有机结合。

02土地绿色整治的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对生态文明战略作出重要指示强调,生态文明建设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生态文明战略赋予土地整治新内涵,要求土地整治从国家战略高度来谋划推进,牢固树立“土地整治+”理念,在“开源”和“挖潜”的同时充分考虑国土空间的复合功能以及生态人文等因素,从国土功能修复与提升的层面创新土地整治实施模式,发掘土地资源要素、农田生态景观和乡村文化价值等功能,建立多目标的国土综合整治平台。

土地整治要以推进“美丽中国”、“美丽乡村”为美好愿景,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和土地利用结构、增加有效耕地面积、建设生态国土。以土地整治为平台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耕地质量和改善生态环境,推行绿色生产方式,注重土地整治的生态景观建设,减少对自然的干扰和损害,保护生物多样,保护和恢复自然景观,传承历史文化,保持特色风貌。

03咸宁市土地整治建设现状

咸宁市为湖北省地级市,位于湖北省东南部,长江中游南岸,与湖南、江西接壤。素有“湖北南大门”之称,是武汉城市圈成员城市之一。咸宁市土地整治实施连续12年实现全市耕地占补平衡,相继开展了高产农田建设、“移土培肥”工程、低丘岗地改造、增减挂钩与村庄整治等重大整治工程,建成了一批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高标准、成规模的基本农田,建成的项目区灌溉保证率达到85%以上,农业抵御自然灾害能力明显增强,有效改善了区域生态环境,营造出“农田成方、路渠配套、排水畅通、绿化成网”的农业景观。

04咸宁市土地整治绿色发展探索

◆ 土地整治与建设具备生态景观功能的高标准农田相结合

通过对土地平整地块的精心挑选,整合废弃农用地,消除细碎田块、消除一些废弃的沟渠和农用地设施等。根据田块大小与规模效益和成本投入的关系,优化田块、沟路林渠、半自然生境构成的景观空间格局,顺应地形与地貌,实施精细化、生态景观化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通过合理布局田埂,并适当修筑生态田坎,保证实用性的基础上增加景观效果,增施绿肥,改善土壤生产能力。

    ◆ 土地整治与打造精品旅游线相结合

土地整治还将着力打造生态旅游文化新高地,在绿色基础设施规划框架下,着力推进游憩网络建设,促进森林公园、郊野公园、自然保护区、历史文化遗产等为主体的游憩核心区建设,重视乡村和农田的游憩价值,优化乡村道路和田间道路的生态景观建设,促进乡村旅游发展,并开展景观特征评价,确定景观特征类型和区域。同时,提出不同景观特征区域保护、恢复、提升和重建的技术和措施,运用丰富多彩的乡土植物,模拟自然群落的结构组成,营造季相变化丰富的植被景观,提升乡村风貌的景观多样性,挖掘并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景观和廊道,提升现有自然景观文化和美学价值,强化非机动车绿色通道建设,提高游憩廊道和道路的多功能性及景观可达性,构建乡土景观体验网络,促进乡村旅游发展。另外,将乡村生态景观建设与自然保护区、郊野公园等现有自然保护管理体系相结合,形成多样化的绿色开放空间和乡村休闲绿道。

◆ 土地整治与建设美丽乡村相结合

咸宁市在土地整治过程中加快推进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优化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提出景观生态型土地整治设计模式,开展生态景观型居民点整治、生态化缓冲带及水景改造建设、景观生态型道路建设、林地景观生态提升与改造,着力建设集“田园风光+农耕文化+生态休闲”于一体的生态新村。绿色生态型土地整治以土地工程技术为重点,着力研发耕地质量提升、退化土地治理、荒废土地利用、土地生态修复等技术,强化绿色土地工程技术发展,推进绿色土地工程技术体系建设,建设绿色整治监测网。另一方面,重点开展推进土地测控技术研究,构建土地工程大数据平台和全国土地数量质量生态一体化调查监测网络;开展土地生态技术研究,研发土地生态评价、土地生态景观建设、村落文化保护和美丽乡村建设等技术。

05结语

绿色生态型土地整治任重道远,当前仍需要加强绿色基础设施修复、工程技术研发,大力提升工程技术的生态景观服务功能。其中,不仅要提供工程技术的直接效用,还应考虑工程技术对生态服务功能的间接影响,降低工程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同时,还要开展沟路林渠、湿地、林地、河流等景观要素的生态化设计,充分考虑工程对“生命共同体”的影响,尽量采用乡土材料和乡土技法,加强生物生境修复,建设富含生命的生态化工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