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工作动态
工作动态| 媒体报道

永业行举办“城市高质量发展中资源配置与价值实现”研讨会暨2025年中估协C105-J土地估价师继续教育培训班

来源:技术中心、价值评估事业部、市场中心、研究院(碳中和研究中心)发布时间:2025-09-28浏览次数:422

2025年9月26日,“城市高质量发展中资源配置与价值实现”研讨会暨2025年中估协C105-J继续教育培训班于永业行举办。本次研讨会由中国土地估价师与土地登记代理人协会主办,湖北省新联会评估师分会、湖北省土地估价与登记代理协会、湖北省资产评估协会、湖北省房地产业协会、湖北省国土空间规划学会、湖北省城市规划协会提供支持,永业行承办。湖北省委统战部副部长江浩、湖北省自然资源厅二级巡视员陈平、湖北省国土空间规划学会常务副理事长余军、中国土地估价师与土地登记代理人协会副秘书长贾晟东、湖北省委统战部新阶层处处长韩少斌、湖北省自然资源厅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处主任科员王倩、湖北省土地估价与登记代理协会秘书长周晓莺、湖北省资产评估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吴玉辉、湖北省房地产业协会副秘书长范莉莅临会议指导。中国土地估价师与土地登记代理人协会副会长、湖北省新联会副会长兼评估师分会会长、永业行董事长潘世炳致欢迎辞,永业行常务副总裁文云波主持会议。

领导讲话与致辞

江浩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本次研讨会暨培训班的重要意义,并对永业行联合省新联会评估师分会精心搭建交流平台、汇聚新阶层智慧服务城市高质量发展表示衷心感谢。他指出,城市是现代化建设的核心载体,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关键在于资源的科学配置和高效利用。要充分发挥“政产学研用”多方协同优势,聚焦城市更新、存量盘活、绿色转型等重点领域,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和技术管理创新,最大限度释放资源价值。他希望广大新阶层人士、专业机构积极建言献策、发挥专长,当好资源配置的“把关人”和“探路者”,共同构建城市高质量发展的良好生态,为湖北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注入强劲动力。

陈平强调,当前我国城镇化已进入以内涵式发展为主的新阶段,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集约高效路径,持续优化国土空间格局,提升资源要素配置效率。他表示,省自然资源厅将重点推进存量土地盘活、低效用地再开发、土地价格体系建设等工作,夯实城市发展资源基础。面对新形势新要求,他希望评估咨询行业坚持“专业立本、守好底线、创新赋能”,加快从传统评估向多资源要素评估拓展,不断提升服务能力,将专业智力优势转化为推动城市发展的实际效能,为湖北加快建设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贡献更多专业力量。

余军指出,我国城镇化已全面进入存量提质增效的新阶段,未来城市发展的关键在于推进资源精细化配置和价值多元化实现,以支撑城市内涵式发展。他强调,空间资源治理需重点把握产权明晰、格局优化、集约利用与价值实现四个关键环节,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转化路径。面对存量时代权利关系复杂、规划实施需动态调整等挑战,国土空间规划体系需整体协同转型。省国土空间规划学会近年来积极搭建学术平台、促进产学研融合、加强行业自身建设,未来将持续推动空间资源配置从“物理优化”向“价值创造”跃升,为城市高质量发展贡献规划智慧。

贾晟东对永业行连续十三年成功承办继续教育培训工作所取得的显著成效予以高度赞许,并指出本次培训主题紧扣自然资源管理改革核心,对推动估价行业服务城市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他表示,中国土地估价师与土地登记代理人协会将持续深化行业监管、标准研究与发展规划,鼓励估价机构积极拓展自然资源资产评价、生态价值评估等新领域,不断提升行业研究与服务水平。希望广大估价师借助此次平台加强学习交流,共同为自然资源科学管理和行业创新发展贡献力量。

潘世炳在致辞中表示,当前我国正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城市高质量发展中的资源配置与价值实现能力尤为关键。评估咨询行业作为连接政府、市场与社会的重要力量,在城市空间规划、资源利用、资产显化及投融资创新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面对城市从“增量扩张”向“存量优化”转型的趋势,行业需不断提升服务的精度、深度与温度,更好赋能城市可持续发展。他表示,永业行多年来坚持创新驱动,推进数字化与智能化建设,构建全链条服务平台,致力于在绿色转型、资产转化等领域贡献专业力量,期待通过此次研讨共探资源配置新路径、价值实现新方法与行业升级新动能。

主题演讲

会议邀请了行业内的权威专家进行主题授课。五位专家的授课内容覆盖城市资源配置、社区治理、城乡融合、数字资产与低碳发展等关键领域,为参会者提供了前瞻性的理论指导和实践启示。

演讲主题:优化市政基础设施资产配置 促进城市高质量发展

崔志娟 北京国家会计学院教授

崔志娟指出,市政基础设施是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基石,必须统筹发展和安全,统一资产名称、建立“8大类21小类”标准体系,实行财政—主管—建设—管护四级分工、全生命周期管理;配置时坚持以城镇居民需求为导向、系统化协同经济与社会设施、绿色低碳可持续,严防违法违规举债和隐性债务,实现资产价值与城市消费良性循环。

演讲主题:以人民为中心的社区更新与治理

李志刚 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院长、教授

李志刚立足新时代城市发展的问题与挑战,紧扣中央战略部署,以极具洞察力的视角,系统梳理了空间切口、经济切口、社会切口和难题切口四大社区模式,深度剖析了城市更新实践探索的典型路径,提炼形成“强化更新治理、赋能社区治理”等切实可行的工作建议,为我们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理念、提升城市社区治理水平提供了宝贵的智力指引。

演讲主题:城乡融合视角下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

杨钢桥 华中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杨钢桥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系统阐述了全域整治如何促进城乡融合。在理论层面,构建了清晰的逻辑框架;在实践层面,通过案例生动展示了“三生空间”优化与乡村产业振兴的具体路径。他还精准指出了当前在认知、资金、项目定位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以规划为引领、以政策融资为杠杆等务实建议,为推进城乡融合提供了重要参考。

演讲主题:城市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数据资产评估

胡淑兰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

胡淑兰指出,在数据作为新质生产力核心要素的时代背景下,应遵循“汇、通、管、用、评”的全生命周期理念推进数据资产化。她深入阐释了数据质量评价指标,系统对比了数据资产与传统无形资产在内涵与评估方法上的核心难点,揭示了数据资产评估的特殊性、新颖性与差异性,为相关实践提供了关键的理论支撑与实践路径。

演讲主题:碳市场、碳排放双控赋能城市绿色低碳发展

杨光 中碳登研究院研究员

杨光围绕碳市场发展现状及碳排放“双控”政策要求,从政府碳管理、企业碳服务、个人碳普惠三大维度出发,系统提出了城市“双碳”综合解决方案。该方案致力于实现政府控碳“一本账”、企业降碳“一张图”、个人低碳“一键惠”,全方位助力城市绿色低碳转型。

永业行青年思考

永业行三名青年专家李长青、李士娜、黄姗,围绕资源资产价值实现与城乡发展创新路径,深入探讨了资源资产盘活与价值提升的创新思路与实践方法。分别从投融资机制设计、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和资源资产化改革三个维度,以《激活存量资源资产 创新投融资体系建设》《GEP核算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研究》《 资源资产化改革 构建城市发展新动能》等主题进行交流研讨。 

圆桌对话

研讨会设置圆桌对话环节,聚焦“城市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之下的资源配置与价值实现”主题,特邀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万艳华教授、湖北省住房保障建设管理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湖北省城市更新集团总经理文家武、中建三局城市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程永红、中信建筑设计研究总院副总工程师丁援等四位实践专家,展开了一场跨学科、多维度的深度对话。

与会专家围绕从“增量扩张”到“存量提质”的城市发展模式转变,深入探讨了资源配置逻辑重构的现实挑战与突破路径。万艳华从规划引领角度,阐述了如何通过“一张蓝图”实现土地、生态、交通等关键资源从“铺摊子”向“优功能”的转变;文家武分享了住房保障与城市更新领域的创新实践,介绍了从规划、建设到运营的全链条升级经验;丁援就智慧市政、产业培育等要素的系统整合提出了实施建议;程永红从社会资本参与视角,分析了城市更新项目投资模式的创新路径;专家们还就当前工作中面临的体制机制障碍、政策衔接等共性难题进行了深入剖析,并提出了建设性的破局思路,为推动城市发展方式转变注入新动力。